|
很多股民幻想着一夜起来买的股票,不是涨停板,而是涨不停,不停的涨,说直白点,这个还真没有人可以做到,哪怕坐庄的都不敢这么干。
1、既然炒股,就要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才能在这个环境下更好的生存下去。A股
的特性是买涨赚钱,所以散户选股的基本心态是求稳,不奢望一夜暴富,细水长流,找个长期下蛋的金鸡。不专职炒股。
2、选股来说,找近几年来公司业绩稳定,基本面较好的个股。
这样的股票一般很难暴雷,在当前的市场中,是很不错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涨起来可以做差价、打新股,下跌的话心里也不用害怕。
3、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太频繁的换股,总以为这只股票跌了就赶紧卖了,买下一只,总认为下一只买了就会暴涨,就能把上只股票跌的赚回来,殊不知,这样的心态,往往就能把炒股投入的钱变成0元。
4、不要总是要好股票,我一年也做不了几只股票,股票那么多每天看那么多只,没有几个人能扛得住的,一年做好几只股票就很难得了,那些基金、机构不也是长期做几只股票来来回回做差价赚钱么。
心态很重要,执行也很重要,选定一只股,除非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长拿短做,长期持有半仓以上,剩下的资金短期做差价。

炒股是资源再分配,并不创造财富.
开办股市就是为了圈钱,不给你一点甜头你不会进来,更不用说掏钱.
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往下做只不过是为了将来往上拉.
主力有远大目标,显得大智若愚.散户有小聪明,却是大愚若智.
人性有恐惧和贪婪,主力专找这两死穴攻击.散户却不承认自身有此毛病.
趋势理论其实非常重要,其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下跌途中空仓等待,上涨途中满仓等待,只有转势那一刻才动手买卖.均线可以帮我们判断趋势,但如果你不懂或不信它,谁也救不了你.
股票已经跌到低点之后为何还会跌?
首先,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就是恐慌性斩仓,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股市行情勘忧,投资者看空后市。
大家都觉得A股未来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受到A股的拖累,该只股票也难独善在身,既然看空看市,就会集中出逃,大家一起不计成本的逃跑,股价肯定会下跌。
另一个原因是,不幸买到了问题股、绩差股,甚至于是ST类股票,虽然股东被套了,但持有这类股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有希望,及其未来股价下跌更低,最好是利用目前的损失并不多,早点割肉出局为好。
在市场上各方都不看好一只股票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往往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的趋势。

人们抛售个股,不考虑成本。同样,这往往发生在熊市底部。
主力,机构为了吸纳更多廉价芯片,往往拼命打压个股。
然后,人们就会发现,这些股票很好,但不仅不涨,而且还创历史新低。
最后,我们所说的股价不断创下新低,从表面上看,把所有大小股东都套住了。不过,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却未必会出现亏损。
因为,他们往往都是以极其低的价格在一级半市场获得的股票,这与二级市场的股民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即使个股跌破发行价或跌至历史低点,大小非们还照样赢利,它们仍有利润空间。所以,股民所说的全部套牢的说法并不准确。
成交量——实战运用《量价八阶律—买入信号》
摘要:可以把成交量变化八个阶段总结为"八阶律"。
要实战运用,我们就必须和价格相结合,没有价格那么量能是没有指导意义的!真正读懂市场的语言,洞悉股价变化的奥妙。可以把成交量变化八个阶段总结为"八阶律"。
1.量增价平--转阳信号:
股价经过持续下跌的低位区,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阳线的成交量明显出现了放大,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为中线转阳信号!

这种情况在日常看盘过程中并不多见,在强势行情中,这种情况也可以提前作为买入信号!
双平底
双平底是指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下跌后,在低位出现了两个相同数值的低点,这两个低点就叫作双平底。
股价下跌的幅度较大,一般要大于-2%。两个底部的底点应为相同数值(第二个底略高于前一个底也可以,但绝不能底于前一个底)。
当第二个底出现后,股价线必须反转向上,且要超过均价线或“颈位线”,此时才可是“双平底”。
双平底形成时,股价线必须始终在均价线,即第一底和第二底之间的股价线之下,不能向上越过均价线。
也就是说,两个低点和两个底部之间的领口高点只能低于均价线。

五线顺下进
图中个股走出了一个标准的 “五线顺下” 走势,五条均线顺着一个方向向下。
我们来看,它是不是五线向下呢?120平均线和60平均线向下已经显而易见了,5日、10日、20日均线也在向下,但好像还不是很顺。
图中a框内,五线全部是向下的,b区也是五线顺下,c区也是如此。我们发现,只要是 “五线顺下” 的地方,股价下跌特别快。
五线不顺的时候,跌势会相对平缓一下;五线不顺的时候,股价就会形成一个个小平台(见图中d、e、f三个小平台)。
每次暴跌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每一个股票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发生在各个小平台被突破的地方,在各个圆圈的正中间开始下跌了。
凡是 “五线顺下” 的走势,暴跌初端源于一个小平台向下突破一瞬间,而这一瞬间是可看得清清楚楚的。

作者:老黎阳线
来源: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