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历程经营发展特性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 1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子政务行业发展历程经营发展特性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1、电子政务行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子政务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经历了 40 年的发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计算机化阶段、互联网化阶段和“互联网+”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划分都与技术的进步和政务业务需求的发展密切相关。
计算机化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央和部分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工程。1993 年,我国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启动了“三金工程”。该阶段电子政务最大特点是通过计算机代替部分人工进行数据和文档处理,政务办公逐步实现电算化。
互联网化阶段:1999 年 1 月,我国 40 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政府上网工程”,以信息发布、网上办事、互动交流为目标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由此起步。这一时期,电子政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运用,政府把互联网网站作为政务公开和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更加注重政务业务和数据的联网。“互联网+”阶段:2015 年 7 月,我国于 2015 年 7 月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并首次提出“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
2016 年 3 月,我国要求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2016年 9 月,我国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 年以来,我国全面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电子政务行业的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子领域。2019 年我国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2021年 3 月,我国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第十七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中要求: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推动下,电子政务进入“互联网+”阶段,并开始向推动公共服务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改革和行政效能提升的“数字政府”方向发展。2022 年 4 月,《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2、行业特点
(1)行业的经营性特点
电子政务软件行业内的企业存在三种类型的经营模式:
模式一:集成商总包,即由系统集成商直接与政府客户进行接触,经过招投标等形式承接总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拟建设的大部分模块对外分包,集成商自身定位为项目总协调和项目管理者。
模式二:软件分项建设,即在政府层面就将政务服务平台拆分成各个不同的模块,并进行逐项招标,软件开发商根据自身的专长,参与竞标,承接并完成相应模块的建设。
模式三:软件总包,即由一家软件开发商对平台建设项目进行总包,与模式一不同的是,该模式下,负责总包的软件开发商会自行开发自身较为擅长、经济效益最大的软件模块,并在综合考虑建设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的基础下,将其余模块外包。
(2)行业的季节性特点
电子政务软件行业的最终用户多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该类客户通常实行预算管理和招投标制度,各级人大批准通常在一季度集中批准相关政务建设预算;预算计划通过后,安排进行相关招投标工作。
受最终客户预算、招投标以及项目建设周期等因素影响,电子政务软件行业中的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一般低于下半年。同时,受春节等传统节假日的影响,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一般较低。因此,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3、面临的机遇
(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政府的建设,将其作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2021年 3 月,我国审议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第十七章 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要求:“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各级政府部门也正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完善社会治理、支撑数字决策、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带动业务重构和行业升级
2017 年我国提到:“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流程优化和业务重构再造,将服务和数据向公众开放,传统的政务软件平台都面临着互联网化和移动化,这带来了巨大的行业重构和优化升级的市场空间。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电子政务行业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和运维运营工作中,助力“推动群众和企业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3)自主可控趋势使行业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采用了大量国外厂商的各类软硬件信息化产品,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给我国网络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凸显。只有产品安全可信、自主可控,才能肩负起网络强国的使命。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进入美国实体清单反映出我国在核心技术及零部件国产化的不足,自主可控将加速落地,随着各级政府部门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大批量国产替代,运行在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之上的应用软件也将批量国产化,这给我国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面临的挑战
(1)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在国家加快数字政务的建设中,市场需求将持续不断的增长,相关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在市场前景看好的情况下,未来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会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2)自主可控信创产业的发展道路仍将面临众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中,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近年来国内基础软硬件厂商在国产替代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长期以来国内众多应用软件系统对国外系统软硬件依赖惯性,使得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在服务器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等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我国在去“IOE”、关键技术研发方面仍面临挑战;在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底层核心架构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等方面,仍有很多技术难关需要探索和攻克。
(3)软件领域人才争夺激烈
互联网软件行业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优秀人才的引入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将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电子政务行业,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发展的不断深入,相关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较为迫切;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各种岗位优秀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如何持续引入优秀人才并融入企业,为企业持续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将是电子政务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4)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运维、重建设轻迭代等传统观念的挑战
政府在软件开发领域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运维、重建设轻迭代等传统观念。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下,软件系统的实时在线、多端一体化和升级迭代热更新已经成为常态,软件开发和管理的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原有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同时,持续迭代开发的“小步快跑”模式也越来越多,而软件平台的运营和运维所投入的精力和资源与软件开发本身相比也越来越高。我国政府部门对软件系统价值、运维运营价值和软件迭代价值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尚需假以时日。
5、行业的发展趋势
(1)“一网通办”和“跨省通办”趋势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探索推动服务为先的数字政府改革,将“一网通办”作为引领数字化时代政府改革与服务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办理上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理程序,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集约化建设趋势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平台建设集约化成为趋势,一方面,会带来数据和应用的中心化风险,服务高并发、海量数据存储、互联网应用安全、应用数据灾备等方面都将面临挑战。另一方面,架构的提升、技术的更新、开发的迭代、自动化运维和数据运营等新的服务模式不断地涌现,将形成更具规模化的新兴市场。
(3)服务端口上移与全渠道融合趋势
政务服务的入口多元化和体验一致化,使得政务服务业务向端口归集上移,“掌上办”“指尖办”作为政府为公众提供政务服务的新途径,推动政务服务的手段飞跃式发展。目前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矩阵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将形成全国“多端一体化的移动政务服务”体系,在为公众提供多渠道服务方面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4)“服务下沉”“自下而上”的数据融合趋势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政务服务向着规范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更多服务向基层垂直延伸,“服务下沉”“协同共享”推动审批服务向基层充分授权,逐步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一网通办”联动体系,而基层政府也提供了更多、更广、更深入的政务服务。政务服务的“同城通办”“跨区域互认互通”的趋势形成更多的“一码管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一证申办、一库共享、一体运行”的服务归集和数据融合,从区县到乡镇以服务场景为导向推动了政府各部门的数据开放与融合,实现“自下而上”激活。
(5)政府购买服务趋势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传统的项目开发模式也面临挑战。传统模式通常在项目验收后进入交付和技术保障阶段,不再进行开发工作,但“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的验收却是服务运营的开始,包括应用迭代、探索试错、用户拉新留存等。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持续迭代开发、长效运维和推广运营成为常态,也使得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成为趋势。
(6)基于中台的技术重构趋势
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使得政务服务面临整合和重构,从此前通过大厅提供服务发展为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通过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重构,实现数据汇集、数据治理和流程再造,并降低迭代开发和运行运维的成本,这使得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政务服务平台的中台化。快速增长的用户量和数据规模使得应用平台的稳定性、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等受到空前挑战,“互联网+政务服务”面临基于中台技术的大面积重构升级。
(7)服务数据化和数据服务化趋势
“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通了不同政府部门的业务边界,使得数据的协同比对、挖掘分析和再利用成为可能。政府将更加注重数据的价值,并将其落实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政府决策体系建设以及政务效能评估体系建设等数字化建设中。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调研及“十四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板论坛

GMT+8, 2025-4-9 02:21 , Processed in 0.1077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